古代八字命理(四柱命理)的经典著作非常丰富,以下是一些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典籍,按时间顺序和重要性分类整理:

一、奠基类经典
1. 《李虚中命书》(唐)
传为唐代李虚中所著,以年柱为主论命,是早期八字命理的雏形,强调五行生克与纳音五行。
注:现存版本可能经后人增补。
2. 《珞琭子三命消息赋》(唐末五代)
作者不详(托名“珞琭子”),以赋体形式论述命理,提出“天地人”三才分柱的早期思想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宋代徐子平、明代万民英等均为此书作注。
二、核心体系形成
3. 《渊海子平》(南宋)
托名徐子平(八字命理实际奠基人),由宋代徐大升整理。
地位:首次系统提出“日干为核心”的四柱论命法,奠定现代八字理论框架(如十神、用神、格局等)。
包含《论命口诀》《喜忌篇》《继善篇》等核心章节。
4. 《三命通会》(明·万民英)
明代命理集大成之作,收录大量前人理论,体系庞杂但内容全面,涵盖格局、神煞、纳音等。
特点:被收入《四库全书》,是官方认可的权威典籍。
5. 《滴天髓》(宋·京图?/明·刘伯温注)
作者争议,传为宋代京图撰,明代刘伯温注。
价值:以阴阳五行哲学为本,强调“气势流通”,语言精辟,被尊为“命理圣经”。
清代任铁樵的《滴天髓阐微》是经典注本。
三、流派发展与细化
6. 《神峰通考》(明·张楠)
批判当时命理乱象,主张“病药说”,提出“雕枯旺弱”四象理论,实战性强。
7. 《子平真诠》(清·沈孝瞻)
专论格局成败与用神,逻辑清晰,是学习“正宗子平格局派”的必读之作。
8. 《穷通宝鉴》(清·余春台编)
以十天干在不同月令的调候为核心,开创“调候派”,强调五行寒暖燥湿平衡。
四、其他重要著作
《星平会海》(明):结合八字与星宿神煞。
《命理约言》(清·陈素庵):简化理论,注重实用。
《千里命稿》(民国·韦千里):近代白话经典,入门友好。
学习建议
入门:《渊海子平》+《子平真诠》打基础。
进阶:《滴天髓》+《三命通会》深化哲学与技法。
专项:《穷通宝鉴》研究调候,《神峰通考》学病药理论。
这些典籍共同构建了八字命理的理论大厦,不同流派侧重不同,需结合时代背景辩证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