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籍中详细记载八字命理(四柱推命)格局的文献颇多,以下分类列举重要典籍及其特点,供参考:

一、核心经典
1. 《渊海子平》(宋·徐子平)
地位:八字命理奠基之作,首次系统化“日干为核心”的理论。
内容:详论十神、格局(正官、七杀、正印等)、神煞及实战断法。
注:后世多以此书为宗,但版本繁杂,需结合注释本(如《渊海子平评注》)。
2. 《三命通会》(明·万民英)
特点:百科全书式命理巨著,汇总唐宋至明代理论。
价值:卷四至卷七专论格局(如“化气格”“杂气格”),兼论纳音、大运等。
注意:内容庞杂,需辩证看待部分神煞用法。
3. 《子平真诠》(清·沈孝瞻)
重点:专精格局理论,强调“月令取用”与格局成败救应。
优势:逻辑清晰,适合进阶学习,近代命理家(如徐乐吾)多作评注。
二、扩展典籍
4. 《滴天髓》(传为宋·京图,明·刘基注)
特点:以阴阳五行生克为本,少谈神煞,重格局层次与五行流通。
名句:“戴天履地人为贵,顺则吉兮凶则悖”揭示命理本质。
5. 《神峰通考》(明·张楠)
贡献:批判当时命理乱象,提出“病药说”,修正格局理论。
适用:适合对传统格局存疑者辩证学习。
6. 《穷通宝鉴》(清·余春台辑)
特色:按十天干逐月分析调候用神,堪称“五行气候论”范本。
局限:需结合格局理论互补使用。
7. 《御定子平》(清·官方编修)
背景:康熙年间钦天监汇编,融合官派与民间命理。
亮点:收录《兰台妙选》等秘本,部分格局案例罕见。
三、小众但重要的文献
《玉照定真经》(晋·郭璞?):早期干支刑冲合会断事,格局理论雏形。
《星平会海》(明·佚名):融合星命与子平,载“拱夹贵格”等特殊格局。
《命理约言》(清·陈素庵):精简实用,提出“格局高低观气象”。
四、学习建议
1. 入门:先读《子平真诠》+《渊海子平》掌握基础格局分类。
2. 进阶:研究《三命通会》拓宽视野,辅以《滴天髓》提升五行分析能力。
3. 批判思考:注意古籍中神煞、纳音等内容的时代局限性,可参考现代命理学家(如韦千里、梁湘润)的解读。
提示:部分古籍有多个版本,推荐选择权威出版社的校注本(如台湾武陵出版社、北京故宫影印本)。若需具体格局案例解析,可进一步探讨某部经典的细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