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八字算命学的始祖,历史上并无绝对统一的定论,但学界和民间普遍认为其理论体系与以下几位关键人物密切相关,并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:
1. 战国·珞禄子(传说)
贡献:传统命理学中常将《珞禄子三命消息赋》视为早期命理文献(实际成书年代可能较晚),后世托名“珞禄子”为命理鼻祖,但此人更可能是虚构或托名的象征性人物。
2. 汉代·董仲舒(关键哲学奠基)
贡献:董仲舒提出“天人感应”思想,将阴阳五行学说系统化,为后世命理学提供了哲学基础。虽未直接创立八字算命,但其理论深刻影响了命理学的逻辑框架。
3. 唐代·李虚中(“三柱法”创立者)
关键地位:被公认为八字算命的实际奠基人。
贡献:李虚中首创以人出生的年、月、日干支(三柱)推命的方法,著《李虚中命书》(一说为后人托名)。其理论虽未使用“时柱”,但已具备八字算命的雏形。
依据:唐代韩愈在《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》中明确记载其以干支推命“百不失一二”。
4. 五代宋初·徐子平(“四柱八字”完善者)
决定性发展:徐子平在李虚中三柱法基础上增加时柱,形成完整的年、月、日、时四柱八字体系,并引入“十神”“用神”等概念,使理论趋于成熟。
影响:后世将八字算命称为“子平术”,《渊海子平》等经典均托其名,奠定了现代八字算命的格局。
争议与补充
更早的渊源:阴阳五行(战国邹衍)、干支历法(商周)等均为八字提供了工具,但均非专门用于算命。
文献问题:唐代前命理资料多散佚或托名,需结合考古发现(如敦煌遗书中的早期命书片段)谨慎考证。
结论
八字算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,但关键节点为:
李虚中创立三柱法(雏形),
徐子平完善四柱八字(成熟体系)。
因此,徐子平通常被尊为“八字始祖”,而李虚中则为重要先驱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