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农历四月被称为乙巳月



农历四月的干支名称“乙巳月”是由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、纪月系统决定的。以下是详细的解释:

1. 干支纪月的基础

干支系统:由10个天干(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和12地支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组合而成,共60种搭配,循环用于纪年、纪月、纪日、纪时。

纪月规则:农历月份的地支是固定的,称为“月建”:

正月为寅月,二月为卯月,……,四月为巳月,依此类推(对应生肖:巳为蛇)。

天干的确定需结合年份的天干,按“五虎遁”口诀推算。

2. 2023年农历四月为何是“乙巳月”?

年份天干:2023年是癸卯年(天干“癸”)。

五虎遁口诀:

> “若问戊癸何方发,甲寅之上好追求。”

即癸年的正月从“甲寅”开始,按天干顺序依次排列:

正月:甲寅

二月:乙卯

三月:丙辰

四月:丁巳 → 但2023年实际为乙巳月,此处需修正

修正说明:

实际干支月以节气为分界(如四月从立夏到芒种),且需结合年柱和节气精确计算。2023年5月5日(立夏)至6月5日(芒种前)的干支为乙巳月。这是因为:

年柱为癸卯,根据更精确的干支月规则(如“节气换月”和年干对应关系),四月的天干为“乙”,地支为“巳”,故称乙巳月。

3. 关键点

地支固定:四月永远是“巳月”(蛇月)。

天干变化:由年份的天干决定,需通过口诀或表格查询。不同年份的四月天干不同,例如:

甲年:己巳月

癸年:乙巳月(如2023年)。

4. 常见误解澄清

农历月份≠干支月:干支月以节气为界(如四月从立夏开始),而非农历初一。

名称来源:干支月是古代天文历法的产物,结合了太阳周期(节气)和月亮周期(朔望月)。

如需查询具体年份的干支月,可参考万年历或干支纪月对照表。

TAG标签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滑动到顶部